新加坡教育部教师请点击以下按钮访问教学配套(需先使用新加坡教育部电邮注册成为会员):

 

小学配套

 《小学高年级高华写作教学配套》

作者:周红霞、王娟特级教师、李静、谭国勇

《小学高年级高华写作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为小学五、六年级高级华文写作课堂设计的教学资源。配套共有八课,其中“完成文章”和“命题作文”各四课,每课重点应用“作文小地图”引导学生审题与构思。此外,每课教案及活动单中也提供了示例和词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记叙文中加入描写成分(例如,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表情及心理等等),丰富写作内容。

本配套的教学设计融入了差异教学的理念,每课教学资源包括教案、简报和三份活动单,对应不同准备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本配套的教学设计理念,本配套也提供了一份“教学设计说明”供教师参阅。

 

 《小学高年级描写技巧小练笔》

作者:周红霞、沈露丝特级教师、林届霓

《小学高年级描写技巧小练笔》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为小学五年级写作教学课堂开发的一套描写技巧教学资源,可供小学五年级的华文教师作为校本教材使用。

本配套紧密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设计,其教学设计遵循由读到写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先由阅读选自教材的描写示例开始,学习描写技巧,然后再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写作中。配套共有八课教学资源,每课教案中有重点地设计了二至三个描写技巧,如人物外表、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并按照作文主题循序渐进。考虑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配套教学设计中融入了差异教学的理念,每课的教学资源都为不同准备度的学生设计了差异教学内容和三份活动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将本配套作为校本教材使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从配套中选取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写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帮助学生提升描写能力。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本配套的教学设计理念,配套也提供了一份“教学设计说明”供教师参阅。

 

 《命题作文审题与选材的思维训练》

作者:龚成、郑文佩、王娟特级教师

《命题作文审题与选材的思维训练》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研究成果,可用作辅助教材或校本教材。本教学配套虽然以小五华文教师为主要对象,但也适合小学六年级至中学一年级的华文教师使用。

本配套通过提供思维鹰架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命题作文审题和选材的思维训练,打开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审题和选材的意识,为篇章写作的整体立意和布局概念打下基础。

配套包含六次审题与选材思维训练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材料。除了有教案、电子简报、活动单,还有可视化的《写人命题作文思维框架》以及《写事命题作文思维框架》。思维鹰架有系统地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写人和写事两种不同命题作文的审题与选材的思维活动,十分适合华文教师在教导命题作文时使用。

 

《“篇中段”写作训练教学技巧与策略》

作者:龚成、郑文佩、陈玉云特级教师

《“篇中段”写作训练教学技巧与策略》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研究成果,可用作辅助教材或校本教材,适合小学四年级华文教师使用。

“篇中段”指的是“处在篇章中的任意段落”,“篇中段”写作训练则是通过填补从篇章例文中任意抽出的段落以完成篇章的教学活动,可帮助学生理解段落是文章有机组成部分的概念。

《欢乐伙伴》教材中小学四年级上册共有五次“篇中段”写作小练笔。本配套配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在“篇中段”写作时经常遇到的难点进行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的段落写作能力,并强化学生的篇章意识。

本配套包含五次“篇中段”写作小练笔的教学设计和材料。除了有教案、电子简报、活动单和评分标准,还有可视化的《“篇中段”作文思考步骤图》以及《段际(句际)衔接分类与举例》。配套设计了多种鹰架,有系统地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命题作文的写作活动,十分适合华文教师在教导“篇中段”写作时使用。

 

《新加坡小学华文字词复习巩固配套》

作者:范静哗博士、吴宝发特级教师、黄婉玉、郭馨钰

已经学过的字词必须复习才能巩固,进入短期记忆的字词需要经过反复接触和使用才能变成长期记忆。字词的复习与巩固跟新字词的学习不同,其教学设计与方法也有别于新字词的教学。为此,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研究团队开发了这个教学配套,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复习并巩固《欢乐伙伴》中的识写字。配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记忆与字词复习巩固的相关理念与教学设计的说明;2)针对一到五年级每一课的识写字而设计的复习巩固练习,让学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足够的接触量,又保证识写字的覆盖率和复现率; 3)《欢乐伙伴》识写字速查表,方便教师自行设计更适合于具体教学需求的复习巩固活动。

 

G1 G3

《新新岛》第一至第三级分级读本教学资源

作者:林季华首席特级教师、郑迎江特级教师、沈露丝特级教师

《新新岛》分级读本系列中的故事为2016年“创意无限”全国儿童故事创作大赛得奖作品,由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出版,并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分发到新加坡所有小学,供教师与学生使用。为了使这个系列的读本能够在学校推广,有效使用,三位特级教师邀请了多位学校教师利用第一至第三级《新新岛》的读本进行教学设计,修订后结集为这套教学资源,供全国教师们参考。

本配套的资源包括教案、活动单、学生作品参考以及亲子共读手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华文阅读水平和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读本,参考教学资源,进行阅读引导与活动。

 

 

 

 

 

 

 

 

《小学三年级段落写作教学配套》

作者:周红霞、沈露丝特级教师

《小学三年级段落写作教学配套》由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研发,可供小学三年级的华文教师作为段落教学校本教材使用。

本配套紧密结合《欢乐伙伴》三年级教材中的段落写作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融入了差异教学的理念,为高、中、低不同程度学生设计了有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单。

本配套共有八课教学资源,每课包括教案、电子简报和活动单。此外,还为教师提供“配套研发背景与理论说明”和“教学设计说明”,以供参考。

 

《小二句子教学配套》
作者:周红霞、沈露丝特级教师、郑文佩

《小二句子教学配套》由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研发,可供小学二年级的华文教师作为句子教学校本教材使用。

本配套紧密结合《欢乐伙伴》教材中的句子教学内容,在教材基础句式上拓展内容及变换句式,引导学生写出丰富多样的句子和连贯通顺的小段落,为三年级的段落写作打好基础。

本配套包含十套完整的句子教学设计,包括教案、电子简报和活动单。此外,还为教师提供理论框架和教学设计说明作为参考。

 

《从看图作文到命题作文的过渡教学》
作者:龚成、郑文佩、谢瑞芳特级教师

《从看图作文到命题作文的过渡教学》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研究成果,可用作辅助教材或校本教材,适合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华文教师使用。

本教学配套重点针对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写作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调动在看图作文中积累的先备知识和经验,并运用到命题作文。通过使用本配套,教师能够有系统地进行命题作文的起步教学,针对学生在命题作文方面的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命题作文。

配套中的教学资源包含六次教学活动的材料。除了有教案、电子简报、活动单,每篇教案还配有教案详解,具体解释教案的设计思路以及教学活动步骤。教师亦可参考配套中的理论与策略和教学设计,更好地理解本配套的基本教学原则。

 

BlendedLearning

《混成式在职教师培训——新手指导员手册》
作者:陈育焕、陈雁妮、周凤儿

本手册记录了作者们以混成式课程模式来改进在职华文教师短期培训课所作的尝试。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混成式学习的概念和理论。

第二章描述设计课程时所依循的原则和指导员所采用的相关策略。

第三章回顾过去三年所开办混成式培训课的模式,并探讨这一系列课程对教师个人以及对他们教学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收录了三位指导员分享学习和设计混成式培训课的心路历程。

第五章则是总结。

 

 

 

targeted

《小学一年级针对性口语教学》
作者:范静哗博士、周凤儿特级教师、陈雁妮

本配套首先介绍了“针对性教学”的基本概念,然后按口语能力的进阶,对小学一年级《欢乐伙伴》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进行编排,并设计出34个循序渐进的教案,配以电子简报和活动单。

教案紧扣教材中的“听说剧场”和“生活运用”版块,以便教师在按教学大纲、课本进行教学时,更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语言形式和交际能力方面的弱点,进行强化。

教师可以直接使用本配套的教案,也可以根据我们梳理的口语能力进阶表,按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配套教案进行替换,或自行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

 

强化华语口语叙事技能 CD facefinal

《强化华语口语叙事技能》
作者:李丽博士、陈玉云特级教师、区淑仪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于2014年开展了一项旨在强化华语口语叙事技能的研究项目,混合了基础调查和干预教学,为期两年。本配套乃干预教学中所采用的材料,并加以优化 ,可供小学中年级以上的华文教师作为口语教学的辅助教材或校本教材使用。

本配套包含了12个教案和电子简报,并根据每课活动的需要提供了相应的活动单、故事文本和录音、评量表和教师自检表。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以及有趣的童话和动物故事。配套通过不同任务形式,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叙事技能。

这一整套系统化、显性的叙事训练,能够从叙事结构、细节描述和篇章连贯性三方面提高学生的华语口语能力。学生对叙事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可帮助他们发展阅读技能和构思作文的能力。

 

scaffording pngs

《我会写“看到的”和“想到的”——看图作文鹰架写作教学配套》
作者: 周红霞、吴宝发特级教师

《我会写“看到的”和“想到的”——看图作文鹰架写作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与克勤小学、德喇撒学校合作的校本研究成果,可用作华文写作课的校本教材或辅助教材。

本配套为小学三、四年级的华文写作课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鹰架教学模式系统地引导学生写作,帮助他们克服看图作文中内容不足和缺乏条理的问题。本配套共收录八套完整的课堂写作教学设计,包括教案、电子简报和活动单。此外,配套还为教师提供理论框架和教学设计说明作为参考。

本配套所有教案都经过课堂试教,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十分适合小学中年级华文教师使用。

 

elementary writing new

《走进写话》(更新版)
作者: 黄黛菁特级教师、延晶博士、董焱、柯慧慧

《走进写话》(更新版)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与英华学校附小及武吉知马小学合作的校本研究成果,适用于小学低年级,体现了教研中心“先研、后证、再教”的理念。

为了逐步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整个配套分为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部分。每个年级各包含10篇教案和相关的小练笔。配套内容配合2015年小学华文新教材课文设计,供教师们在进行写话教学时参考。

本配套有系统地引导学生掌握写话技能,十分适合小学低年级华文教师使用。

 

Drama Web

《戏剧是华文学习的实验室》(更新版)
作者: 周小玉博士、林振南特级教师

《戏剧是华文学习的实验室》(更新版)是一套适合中小学使用的教学配套,分为文字和录像两大部分。

文字部分详细介绍了以戏剧为方法的教学框架与结合戏剧的历程。配合实验师生的访谈,文字部分进一步解释如何在华文的“学”与“教”中融入戏剧教学法。此外,配套也介绍了8种常用的戏剧习式,并通过习式说明和教案提要等,引导教师将这些习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此外,配套收录了学生作文产出样例和教案。除了原版的4份中学教案,本配套也配合新教材新增了3份中学教案与3份小学教案。

配套中的13个录像包括师生访谈和8个戏剧习式的操作示范。本配套通过文字与录像的配搭,加深教师对于以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的华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以期转变教师对于戏剧教学的传统看法,从而乐于采用戏剧作为真正的教学手段。

 

Digital 
Storytelling

《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数码讲述教学设计》
作者: 吴晶、周凤儿特级教师、吴美韵

本配套针对小学三、四年级的华文教师而研发,结合数码讲述活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学设计紧扣课文和单元写作主题。教师可以通过“说一说”、“打一打”、“写一写”、“做一做”、“秀一秀”五个步骤,引导学生在原有口语基础上,从说到写到制作和分享数码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华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配套收录四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活动单和电子简案,以便教师实践数码讲述教学。另提供五份延伸/试教教案,针对不同阶段的口语和写作训练而设计,教师可借此对数码讲述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有一个完整概念。

 

more reading 
for more fun

《"乐学善用"理念下的"阅读•越读•悦读"——小学高年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
作者: 洪瑞春特级教师、毛朝晖

本配套的设计结合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教师提供一套词汇及思维的教学策略,以协助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基于布卢姆的认知过程维度理论,配套的第一章阐述如何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对词汇进行分类,并在此框架上提出6种词汇教学方法,分别是举例法、展示法、 比较法、 分解法、 翻译法和表演法。本章并提供12个教案、12个电子简报和活动单供教师参考。

配套的第二章专注于阅读教学策略。教师训练学生如何通过"六何法"及"句型辨析"分析课文,并从中寻找"知识迁移"的机会,把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章并提供13个教案、13个电子简报及活动单供教师参考。

本配套亦为教师提供设计理念、相关论文及教学说明。

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发展、词汇量增加,学以致用,他们就能开始享受阅读的乐趣。

 

teaching chinese idioms

《看动漫学成语》
主编: 陈之权博士

作者: 龚成、郑文佩、黄龙翔博士、陈玉云特级教师、周凤儿特级教师

《看动漫学成语》是由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研发的教学配套,可供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华文教师作为成语教学的辅助教材或校本教材使用。

整个配套包含了13篇教案与相关电子简报,同时提供了由台湾陆锋科技有限公司特别为新加坡小学生量身定做的48个成语动漫的网络链接地址。教师在教学时可播放动漫,让学生通过“看动漫,学成语”,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配合不同程度的学生, 本配套中的13篇教案各有两个版本。每篇教案都由一个教学法支撑,整个配套共梳理了1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掌握了这些教学方法后,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本配套包含的成语,还可以将这些教学法运用在其它的教学设计中。

本配套让学生看动漫,学成语;也让教师教成语,学教学法,这样就能让师生同时受惠。

 

elementary writing teaching 
toolkit

《走进写话》
主编: 延晶

作者: 刘增娇、杨斯林、黄黛菁首席特级教师

《走进写话》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与学校合作的校本研究成果,体现了教研中心“先研、后证、再教”的理念。

整个配套包含10篇教案和10个相关的小练笔。教案可供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时参考,小练笔则搭配生动有趣的图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配套将写话分为两个阶段:(1) 写单句阶段,(2) 从写单句向写段落过渡阶段。前五个单元介绍主要句式,后五个单元则帮助学生掌握叙事结构。在严谨的理论架构下,本配套有系统地引导学生掌握写话技能,十分适合小学低年级华文教师使用。

 

中学配套

《从看图作文到命题作文的过渡教学》
作者:龚成、郑文佩、谢瑞芳特级教师

《从看图作文到命题作文的过渡教学》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研究成果,可用作辅助教材或校本教材,适合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华文教师使用。

本教学配套重点针对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写作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调动在看图作文中积累的先备知识和经验,并运用到命题作文。通过使用本配套,教师能够有系统地进行命题作文的起步教学,针对学生在命题作文方面的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命题作文。

配套中的教学资源包含六次教学活动的材料。除了有教案、电子简报、活动单,每篇教案还配有教案详解,具体解释教案的设计思路以及教学活动步骤。教师亦可参考配套中的理论与策略和教学设计,更好地理解本配套的基本教学原则。

 

 

BlendedLearning

《混成式在职教师培训——新手指导员手册》
作者: 陈育焕、陈雁妮、周凤儿

本手册记录了作者们以混成式课程模式来改进在职华文教师短期培训课所作的尝试。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混成式学习的概念和理论。

第二章描述设计课程时所依循的原则和指导员所采用的相关策略。

第三章回顾过去三年所开办混成式培训课的模式,并探讨这一系列课程对教师个人以及对他们教学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收录了三位指导员分享学习和设计混成式培训课的心路历程。

第五章则是总结。

 

iMTL-Cover_web

《iMTL快捷课程互动策略》
作者: 刘渼博士、林季华首席特级教师、萧雪婷、谭玉

教育部 曾开展了一项题为“开发iMTL乐学善用互动平台上的任务型学习以提高中学华文B课程(高年级)学生的口语和书面互动能力”的科研项目 ,《iMTL快捷课程互动策略》配套便是在该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为中学三年级快捷华文课程量身制订的教学配套。

本配套资源丰富,包含教案、电子简报、活动单、附加活动、口语样本,以及评量表。本配套也涵盖十部教学短片,其中七部教学短片的主题内容对应中三快捷华文的七篇课文,其余的三部主题内容相对独立。十部教学短片均已上传至iMTL平台。

本配套有助于教师进行与课文结合的口语互动和书面互动教学,也能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口语互动和书面互动的能力。

 

 

Drama Web

《戏剧是华文学习的实验室》(更新版)
作者: 周小玉博士、林振南特级教师

《戏剧是华文学习的实验室》(更新版)是一套适合中小学使用的教学配套,分为文字和录像两大部分。

文字部分详细介绍了以戏剧为方法的教学框架与结合戏剧的历程。配合实验师生的访谈,文字部分进一步解释如何在华文的“学”与“教”中融入戏剧教学法。此外,配套也介绍了8种常用的戏剧习式,并通过习式说明和教案提要等,引导教师将这些习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此外,配套收录了学生作文产出样例和教案。除了原版的4份中学教案,本配套也配合新教材新增了3份中学教案与3份小学教案。

配套中的13个录像包括师生访谈和8个戏剧习式的操作示范。本配套通过文字与录像的配搭,加深教师对于以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的华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以期转变教师对于戏剧教学的传统看法,从而乐于采用戏剧作为真正的教学手段。

 

writing skills

《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学华文过程式写作教学》
编审: 陈之权博士

作者:龚成、郑文佩、陈玉云特级教师

《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学华文过程式写作教学》教学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与华义中学合作的校本研究成果,针对中学华文教师而研发。

本配套以自主学习和过程式写作为理论框架,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写作评量标准,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五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协助学生掌握43个写作技巧,并系统地引导他们自主计划和管理学习进度。

整个配套收录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活动单、电子简报和评量表等。此外,配套还为教师提供设计理念、相关论文、实验学校的学生作品样例,以及写作技巧教学活动建议作为参考。

本配套可搭配《基础写作技巧手册》(南大-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出版社,2016)一同使用。

 

oral 
chunk

《基于语块教学提高华文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的流利度 》
主编:孙晓曦博士

作者:孙晓曦博士、范静哗博士、周凤儿特级教师研究员:张慧梅博士

本配套是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于2012年开展的“基于语块教学提高华文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的流利度”校本研究之产出,以期为有意实施语块教学的华文教师提供参考材料。

本配套主要探讨语块教学的实施。整个语块教学流程包括语块辨识、语块操练和语块应用三个环节。这三个步骤环环相扣,逐步进阶,并贯彻了自动化操练的策略,以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述流利程度。

配套含有语块教学配套的理论框架、口语语块教学策略与流程及10份参考教案。教案紧扣学校课本的内容,注重实用技能,可自然地融入日常的华文教学,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对教案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creative writing

《创意写作e起来》
作者: 陈志锐博士、张曦姗特级教师、潘霖妮

本配套以创造性思维理论为基础,设计八个教学简案,分别为联想、想象、感官体验、创意标题、文章改写、角色想象、团体接力和穿越时空。每个教案都提供一个创意策略,强调通过协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意写作兴趣和能力。所有教案都曾在学校进行实际课堂试教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配套还提供教学用的电子简报,以及创造性思维理论框架、研究论文等内容,以期更好地支持教师利用资讯科技进行创意写作教学。

此外,配套也介绍创意写作平台“我写”(iWrite.sg),学生可在课内外利用平板电脑于此平台上互动、实践创意写作,实现无缝学习。

 

iMTL resize

《中学华文B(高年级)iMTL乐学善用互动平台和沟通技能配套》
作者: 刘渼博士、沈淑华博士、刘增娇、吴晶、吴美韵

本配套汇集教育部科研项目“开发iMTL乐学善用互动平台上的任务型学习以提高中学华文B学生的口语和书面互动能力”的部分研究成果,收录中三、中四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iMTL乐学善用互动平台上的学习活动。此外,本配套也编写了理论背景说明、教学短片简介和口语样本,以供教师使用。本项目所制作的十部教学短片已上载至iMTL乐学善用互动平台的多媒体库存,教师可自行查找使用。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母语学习沟通目标和口语、书面互动技能,iMTL科研项目以教学短片为触媒,结合iMTL乐学善用互动平台的“沟通教学”模式,提出互动对话和促进学习的评价(逆向设计)两种教学模式,设计适合学生的多样化任务型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互动能力。本配套适合中学华文教师使用,也可作为小学教师进行互动教学的参考。

 

situational exploratory project 
work

《情境·探究·专题作业——结合真实情境的中学华文探究式学习》
主编: 陈之权博士

作者:龚成,郑文佩

本配套可用作辅助教材或校本教材。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完成专题作业中的任务,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使用华语、学习语言。整个配套包含6个专题作业的情境任务,另提供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自编课文、教案以及相关的辅助材料供教师使用。

本配套包含多种鹰架,有系统地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十分适合中学低年级华文教师使用。

 

from reading to writing

《"乐学善用"理念下的"阅读到写作"——策略与实践(以中学快华和高华课文为例)》
作者: 洪瑞春特级教师,郭秀芬特级教师,毛朝晖

本配套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与写作能力。中学华文教师可在阅读与思维训练的基础上,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写作练习,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培养中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兴趣。

本配套采用三种的教学策略。"PEEL 阅读理解与写作策略"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不同句型的作用与配搭关系;"思维激发到写作策略"主要是为了通过深层阅读激发学生深层的感悟,然后转移应用深层感悟进行写作;"阅读与仿写和续写相结合策略"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知识转移的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辩证、评价与创造能力。

本配套为教师提供设计理念、理论框架及教学说明,亦为教师提供13个教案、13个电子简报、12个篇章结构、活动单及2篇相关论文以供参考。

学生若能把握这些阅读与写作技巧,并在写作及阅读上得到更多的训练,他们定能写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文章,从而享受写作的乐趣。

 

drama

《戏剧是华文学习的实验室》
作者: 周小玉博士

项目团队: 林振南特级教师、刘增娇、黄思光、叶建男

《戏剧是华文学习的实验室》是一套适合中学各年级使用的教学配套,分为文字和录像两大部分。

文字部分详细介绍了以戏剧为方法的教学框架与结合戏剧的历程,同时配合实验师生的访谈,进一步解释如何在华文的“学”与“教”中融入戏剧教学法。此外,也介绍了八种常用的戏剧习式,并通过习式说明和教案提要等,使教师更能了解如何将这些习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文字部分也包括学生作文产出的样例。录像部分则有教师和学生的访问,以及八个戏剧习式的操作示范。

本配套通过文字与录像的配搭,让教师对于以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的华文教学既有理论与实践的阐述,也有感官的认识。最终目的是转变教师对于戏剧教学的传统看法,从而乐于采用戏剧作为真正的教学手段。